海洋所2025年海洋潜标观测国际培训会在青岛举办

10月27日~11月2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青岛举办第三届“海洋潜标观测国际培训会”。来自阿根廷、巴西、秘鲁、孟加拉国、法国、希腊、巴基斯坦、新加坡、马来西亚、坦桑尼亚、印度尼西亚等20个国家/地区的24名学员及国内外知名学者、青年科学家等参加了培训。

参会人员合影

所务委员汪嘉宁在培训会闭幕式上致辞,所务委员郇聘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国际合作办公室主任李艳伟主持闭幕式。汪嘉宁代表研究所对学员顺利完成培训课程表示祝贺,指出本次培训系统性地提升了学员在海洋潜标观测领域的核心技能,深化了国际同行间的交流与合作,有效促进了全球海洋观测的技术共享和协同研究,海洋所乐于分享在海洋观测领域积累的成功经验,助力全球海洋观测能力建设。

汪嘉宁致闭幕辞

郇聘为培训学员颁发证书

在为期一周的培训中,学员们系统学习了海洋观测的基础理论与前沿进展,深入掌握了潜标结构设计、仪器设置、布放与回收技术以及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并了解了原位观测在海洋环流、气候变化及生物地球化学等研究中的应用。培训还安排了海上实践环节,学员们搭乘科考船成功开展了潜标设备的布放与回收实训,在真实海洋环境中深化了观测技术认知,强化了复杂海况应对能力。

学员乘坐科考船出海进行潜标布放和回收技术培训

海洋所于2023年和2024年已成功举办两届“海洋潜标观测国际培训会”。通过分享海洋所在西太平洋积累的观测经验与技术标准,该系列培训为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推动海洋科学发展、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目标注入新动能,也是我国在国际海洋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展现责任担当的具体实践。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