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所获得弧后盆地海底热液区玄武质岩浆来源新证据
研究区火山岩橄榄石Fo与微量元素相关图
研究区火山岩橄榄石氧同位素特征
此外,氧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在玄武质安山岩和安山岩内均存在低δ18O(<5‰)的橄榄石。低δ18O的橄榄石在全球范围内分布较少,通常涉及到高温热液蚀变的影响,在岩浆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我们通过对低δ18O橄榄石的产出特征及地质背景进行分析,认为低δ18O橄榄石不是来自于高温热液蚀变的下洋壳部分熔融,而是同化了高温热液蚀变的低δ18O陆壳围岩,这证明了陆壳同化混染在岩浆产生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与低δ18O橄榄石相反,区域内全岩普遍具有高δ18O特征(>6‰),可能是岩浆演化后期淋滤了高δ18O陆源物质或发生了低温热液蚀变。
橄榄石元素及氧同位素的研究对我们充分认识海底热液区岩浆起源及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地学期刊LITHOS上,第一作者为李晓辉博士后。本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全球变化和海气相互作用等项目的支持。
论文信息:
Li Xiaohui, Zeng Zhigang, et al. Lithos. https://doi.org/10.1016/j.lithos.2020.105444
本文相关研究:
Li Xiaohui, Zeng Zhigang, et al. Lithos. https://doi.org/10.1016/j.lithos.2019.105320
附件下载:
古镇口园区地址:青岛市西海岸新区海军路88号 南海路园区地址:青岛市市南区南海路7号 科考船码头基地: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长江东路8号 |
邮编:266000 邮件:iocas@qdio.ac.cn 电话:0532-82898611 传真:0532-82898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