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号2201航次西太平洋“海上大课堂”开讲

  325日下午,“科学”号2201航次“海上堡垒”临时党支部组织开展西太平洋海洋交叉科学海上大课堂,为正在执行西太科考任务的船队员们带来了丰盛的海上学术大餐。 

航次首席胡石建研究员主持海上大课堂

  大课堂由航次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胡石建召集和主持,来自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6名科考队员作了跨多个学科、精彩纷呈的报告。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任景玲作了题为“痕量元素洁净样品采集与分析数据质量控制”的特邀报告,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海洋痕量元素观测研究史,强调了洁净样品采集和数据质量控制的极端重要性,详细展示了张经院士团队研发的痕量元素采集新设备及其在本航次的海试情况。来自厦门大学的朱义族生动介绍了“海洋微生物‘吃饭’的家伙——胞外水解酶”;山东大学李成龙展示了在西太平洋碳汇与酸化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海洋环流与碳汇交叉方面的研究现状;来自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马杰、任秋萍、卢锡分别介绍了“基于潜标阵列观测的源地黑潮与吕宋潜流结构和变化研究”“在全球海洋热盐不均一性变化趋势方面的研究结果”“从漂流浮标观测分析的角度展示了日本福岛以东表层海洋物质的散播轨迹,细致讨论了未来日本排放核废水的扩散路径和过程”。报告引起了船队员的极大兴趣,并展开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取得积极反响。 

报告人进行学术报告

  此次海上大课堂的顺利举办既加深了科考船队员对西太平洋的认识,也丰富了海上科考期间的业余生活,增进了船队员之间的了解,为未来进一步开展跨学科交叉合作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接下来,“科学”号2201航次“海上堡垒”临时党支部将继续为丰富航次学术交流和文化生活做好组织和保障工作。 

  /  乔鑫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