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所黄蚬子人工繁育关键技术产业化取得新进展

  721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丹东永明食品有限公司共同实施的辽宁省海洋领域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黄蚬子人工繁育与增养殖关键技术产业化”通过专家现场验收。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丹东市自然资源局、丹东市科技局、东港市发展和改革局、东港市渔业渔民渔船管理局和东港市委组织部等单位领导专家参加验收会。经现场随机抽样和测量,黄蚬子苗种共有三个规格,平均壳长分别为430±96 μm940±164 μm1360±247 μm,培育密度分别为350万粒/m3水体、150万粒/m3水体和80万粒/m3水体,数量分别为1.68亿粒、5.76亿粒和0.76亿粒。三个规格苗种共计8.20亿粒,成活率达到80%,变态率约75%,在培育密度、成活率、变态率和育苗数量等方面取得了跨越式进展。

汇报现场

  黄蚬子,学名中国蛤蜊Mactra chinensis,又称“飞蛤”“沙蛤”,是辽宁、山东、河北、江苏的重要滩涂埋栖贝类,也是丹东高档海鲜的标志性招牌和“丹东双鲜”之一,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由于过度采捕,辽宁丹东地区黄蚬子资源急剧减少,近十年间资源量锐减95%以上,价格持续走高,单纯依靠野生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亟需开展苗种繁育和增养殖技术研发。 

验收现场

黄蚬子苗种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涛研究团队和丹东永明食品有限公司从2014年开始合作进行黄蚬子育苗和增养殖研究工作,经过10年努力,突破了黄蚬子亲贝诱导产卵、幼虫培育、高效采苗、规模化苗种中间培育和浅海增养殖等关键技术,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集“种质评估-苗种扩繁-增殖放流”为一体的丹东特色黄蚬子产业化技术,为丹东黄蚬子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该成果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区域重点项目、2021年辽宁省海洋领域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2023年辽宁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资助。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