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所研究发现海洋酸化可显著影响沉积物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宋金明、袁华茂团队在JCR一区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发表了题为“Heavy metal mobility in contaminated sediments under seawater acidification”的研究成果,报道了痕量元素在海洋酸化驱动下的迁移转化过程及其在“沉积物—海水”体系中的扩散迁移与再平衡行为,解析了由此产生的生物毒性效应和生物可用性影响,为阐释海洋碳交换与近海环境演变的耦合关系提供了新的见解。 

  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以来,大气CO2含量不断升高,海洋作为地球的主要碳汇之一,大量地吸收人类排放的CO2,从而导致全球海洋pH CO32-降低。海水中H+CO32-是影响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关键因子,在海洋酸化的背景下,H+CO32-浓度的降低将会深刻改变包括生物生长繁殖、生态环境健康、物质能量循环等在内的诸多过程。在上述三个过程里,痕量元素(trace elements)作为表征指标和控制因素始终贯穿其中。海洋痕量元素具有多变的赋存状态和复杂的循环路径,对维持海洋生物的生命代谢,推动海洋生源要素的循环转化,维持生态环境与地质过程健康运转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深入研究海洋酸化条件下痕量元素在界面处的平衡分配及在沉积物间隙水上覆水间的溶解释放、迁移转化,对开展痕量元素对海洋酸化响应及控制机理的研究,解答海洋酸化过程对沉积物水体环境中的痕量元素产生的生态学效应至关重要。  

  基于此,宋金明团队创新设计了一套室内试验模拟系统,利用原位海水、高精度CO2加富以及薄膜梯度扩散(DGT)原位监测技术,明晰了主要痕量元素在海洋酸化驱动下的迁移转化过程以及沉积物—海水体系中的扩散迁移与再平衡行为,解析了由此产生的生物毒性效应和生物可用性影响。结果表明,在海洋酸化条件下,Cd, Cu, Ni, Pb, Fe, and Mn等主要痕量和金属元素都存在“沉积物—间隙水—上覆水”这一释放途径,且释放速率受到酸化强度和暴露时间的正反馈。对沉积物中痕量元素化学赋存形态进行对比研究发现,随着海洋酸化的持续,痕量元素的生物可利用部分(F1)减少,但潜在的生物可利用部分(F1+F2)是可变的。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为研究生高文婧,曲宝晓副研究员和袁华茂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山东省科学基金的资助支持。  

  相关论文及链接如下:  

  Gao Wenjing, Qu Baoxiao, Yuan Huamao, Song Jinming, Li Weibing. 2023. Heavy metal mobility in contaminated sediments under seawater acidification.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192. 115062. https://doi.org/10.1016/ j.marpolbul.2023.115062  

图1 痕量元素在海水、沉积物-海水界面、沉积物间的迁移转化

图2 不同酸化强度下水体重金属的变化

图3 不同酸化条件下重金属赋存形态的变化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