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所研究揭示印太交汇区海洋热含量增长趋势及深海增暖热点
近日,《地球物理研究通讯》(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发海洋研究所王凡团队最新研究成果,首次提出了针对边缘区域热含量估算的体积订正方法,综合多套海洋观测数据集,合理估算了1990年代以来印太交汇区上层2000米的海洋热含量变化情况,并指出变化规律及相关机制。
人为温室气体导致的地球能量失衡主要由海洋吸收,但现有海洋热含量观测未能完全闭合地球能量收支,边缘海区域可能是其中未被充分研究的热量储存库。
以印尼海为主的印太交汇区是连接着热带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咽喉”,位于与沃克环流上升分支有关的大气深对流气候中心,研究该边缘海区域的热含量变化,对于更全面理解全球海洋变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为改善边缘海区域温度观测资料匮乏、地形复杂等研究限制,降低热含量估算误差,该研究团队首次提出了针对边缘海区域热含量计算的体积订正方法,结合高分辨率水深资料ETOPO1,在满足“最邻近”的条件下,更合理地估算地形复杂区域格点的体积分,进一步合理估算热含量变化。
研究团队综合多套资料的计算结果显示,1990-2015年期间,印太交汇区热含量显著增长了2.65±0.46 ZJ(1.08±0.17 W m-2),高于同期全球和太平洋的单位面积热含量增长率。上层海洋热含量增长主要受到海表面风异常的调控,东风异常导致暖水堆积并入侵到印尼海。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团队发现苏禄海是一个潜在的热量存储“热点”,在500米以下的中深层可能存在比其他区域更为显著的增暖现象,且该增暖信号在冬季的原始观测资料中得到了证实。这项研究不仅增进了我们对海洋大陆区域在全球气候变化中作用的理解,还为全球变暖背景下的保护海洋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视角。
图 1 (a)印太交汇区(MC)区域水深分布(b-f)印太交汇区、苏禄海、苏拉威西海、班达海和爪哇海的热含量异常(OHCA)变化时间序列
图 2 (a) 气候态上层2000m海洋热含量(OHC)空间分布 (b-d) 1990-2000以及2005-2015时间段热含量增长空间分布(e)对应时间段的表面风(矢量)和海表面高度(SSH,填色)的变化
论文第一作者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博士靳雨春,通讯作者为李元龙研究员,合作者包括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成里京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王凡研究员、段静副研究员和李睿博士。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战略重点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以及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科学数据中心支持。
文章信息:
Jin ,Y.,Li,Y.,Cheng,L.,Duan,J.,Li,R.,& Wang,F. (2024). Ocean heat content increase of the Maritime Continent since the 1990s.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51,e2023GL107526. https://doi.org/10.1029/2023GL107526
附件下载:
古镇口园区地址:青岛市西海岸新区海军路88号 南海路园区地址:青岛市市南区南海路7号 科考船码头基地: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长江东路8号 |
邮编:266000 邮件:iocas@qdio.ac.cn 电话:0532-82898611 传真:0532-82898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