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所研究发现海槽尺度的东海陆坡逆流并提出其形成的理论机制

近日,海洋所尹宝树研究团队联合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在国际期刊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Oceans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发现空间连续的海槽尺度东海陆坡深层逆流并提出其形成的动力学理论机制。

东海大陆坡位于冲绳海槽的西侧边界是西北太平洋沟-弧-盆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该区域伴随着强烈的上升流和显著的跨陆架水体交换,对东海的水文环境和物质输运起着重要作用,是连接东海与西北太平洋的重要纽带。历史观测资料显示,东海陆坡诸多区域的黑潮主轴之下存在西南向流动(与黑潮流向相反的逆流)。然而,目前尚不清楚这些观测到的逆流是局部的流场特征,还是更大尺度海槽环流的一部分,更不明确其形成机制。

本研究受历史观测资料启发,基于区域海洋模式系统(Regional Ocean Modelling System)的数值模拟结果,阐明了东海陆坡逆流的空间连续性,且为冲绳海槽深层气旋式环流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通过海洋环流理论推导及一系列数值试验,揭示了陆坡区域上升流的辐散效应为该逆流的核心驱动因子,逆流层水体的跨陆架入侵伴随着上升流辐散效应驱动了冲绳海槽边界的侧向位势涡度输送,进而驱动了该深层环流。研究成果提出了西北太平洋沟-弧-盆复杂地形影响西边界深层逆流形成的动力学理论机制,该理论指出在全球西边界流下层都可能存在逆流,同时为海洋生物、生态、化学和地质等交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动力理论支持。

东海陆坡逆流及其形成动力机制示意图。其中,红色箭头代表上升流的辐散效应,黄色位势涡度通量,蓝色代表深层环流

论文第一作者为中国科学院海洋所崔煊博士,杨德周研究员与尹宝树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合作者包括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Arthur J. Miller教授和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杨嘉岩教授,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专项等资助。

论文信息:

Cui, X., Yang, D., Miller, A. J., Yin, B., &Yang, J. (2024). Trough-scale slope countercurrent over the East China Sea continental slope driven by upwelling divergence.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Oceans, 129, e2023JC020743.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9/2023JC020743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