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所牵头制定的国家标准《海草床生态修复监测与效果评估技术指南》正式发布
2024年12月31日,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牵头主导制定的国家标准《海草床生态修复监测与效果评估技术指南》(GB/T 45031-2024)正式发布。该标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将于2025年07月01日正式实施,为我国海草床生态修复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这是继《海洋生态修复技术指南第4部分:海草床生态修复》(GB/T 41339.4-2023)之后,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牵头制定的第二个海草床相关国家标准,也是我国发布的第二个海草床国家标准。
海草床作为全球三大典型近海海洋生态系统之一,是重要的“蓝碳”生态系统,其生态服务价值远高于红树林和珊瑚礁。然而,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影响,全球海草床退化严重,我国已有超过80%的海草床消失或严重退化。近年来,国家在海草床修复领域加大了研究和投入,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其中,《海洋生态修复技术指南第4部分:海草床生态修复》于2023年发布,为海草床生态修复技术的规范化奠定了基础。此次发布的《海草床生态修复监测与效果评估技术指南》则进一步聚焦于修复后的监测与效果评估,填补了该领域的国家技术标准空白,为确保修复项目的科学实施与成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青岛二中湾鳗草海草床生态修复监测
黄河三角洲日本鳗草海草床生态修复监测
《海草床生态修复监测与效果评估技术指南》国家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3)归口,共8章,明确了海草床生态修复监测与效果评估的工作流程、监测与评估指标、方法及报告编制等内容,从生态修复的前期基线调查到后期效果评估提供了系统化、规范化的指导。通过该标准的实施,将有效提升修复监测的科学性和精确性,为海草床修复效果提供客观依据,助力我国海草床生态系统的全面恢复。
该标准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周毅研究员牵头起草,13家起草单位共计37名专家参与标准制定。此次《海草床生态修复监测与效果评估技术指南》的发布,不仅标志着我国海草床生态修复技术标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也将推动修复工作向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迈进,为提升海洋生态系统健康和服务功能提供重要保障。
附件下载:
古镇口园区地址:青岛市西海岸新区海军路88号 南海路园区地址:青岛市市南区南海路7号 科考船码头基地: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长江东路8号 |
邮编:266000 邮件:iocas@qdio.ac.cn 电话:0532-82898611 传真:0532-82898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