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所项目在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大赛获重大项目奖
近日,在山东省人民政府与自然资源部共同主办的“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上,首届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大赛评选结果正式揭晓,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徐少春副研究员、周毅研究员等人员完成的“黄渤海海草修复技术及工程化应用”荣获创新技术组“重大项目奖”。
针对黄渤海海草床退化问题,项目团队首创“海草种子球(泥丸)播种法”,集成种子采集、筛选、保存、促萌、机械化泥丸制作与种/移植等关键环节,构建起全链条技术体系;项目已在河北唐山、威海、青岛、东营等地广泛应用,累计移栽海草超2000万株,播撒种子逾1000万粒,修复面积超过1.2万亩;获授权专利20余项,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等5项,为黄渤海区域海草床保护修复提供了核心解决方案。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徐少春副研究员在成果对接会上进行优胜项目路演
联合国“海洋十年”(2021-2030)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发起的全球规模最大的海洋科技合作倡议,本次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大赛是“海洋十年”框架下重要活动,共吸引12个国家130家机构参赛,涵盖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河口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保护领域。经过专家组严格评审与答辩,海洋所项目凭借原创技术与广阔应用前景脱颖而出,成功入选重大项目奖。海洋所项目的入选,标志着我国在海草床保护修复领域的技术方案获得国际认可,为全球海洋生态保护贡献了“中国智慧”。
附件下载:
古镇口园区地址:青岛市西海岸新区海军路88号 南海路园区地址:青岛市市南区南海路7号 科考船码头基地: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长江东路8号 |
邮编:266000 邮件:iocas@qdio.ac.cn 电话:0532-82898611 传真:0532-82898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