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发现南极磷虾 “避难所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了解到,近日,该所研究员孙松研究组对南极磷虾大尺度时空变动提出新的观点。该团队认为,南大洋食物网的关键物种——南极磷虾通过新的避难所对南大洋主要栖息地快速升温和海冰减少呈现一定的恢复力。

  据介绍,孙松研究组联合普利茅斯海洋实验室、英国南极局、那不勒斯动物所和墨西拿大学的科学家,通过整合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Discovery航次之后全球唯一一次单季节环南极航次)南极磷虾样品数据、KRILLBASE南极磷虾数据库(1926-2016)和南极磷虾稳定同位素元数据等多个大数据库并进行研究,对南极磷虾大尺度时空变动提出系列新观点,从更广的环南极尺度上提供了新的视角,为南极周边海洋保护区建设和磷虾渔业的合理管理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

  研究指出,南极磷虾在环境快速变化的大西洋扇区丰度减少,相对稳定的印度洋和太平洋扇区成为南极磷虾的避难所,能够比一个世纪之前容纳更多的磷虾种群,即南极磷虾通过新的避难所对南大洋主要栖息地快速升温和海冰减少呈现一定的恢复力,确定和保护这些区域在今后的南极保护区研究至关重要。

  研究还提供了第一份环南极南极磷虾同位素基底值,对于开展南大洋食物网结构及模型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该项研究由来自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共享数据和观点合作共同完成,成为南大洋研究的国际合作范例,研究结果引起国内外同行广泛关注。(中国日报青岛记者站)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