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尼海洋科学系列研讨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11月8日上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IOCAS)和印度尼西亚国家研究创新署海洋研究中心(RCO-BRIN)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了中印尼海洋科学系列研讨会第一次会议。中印尼双方10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8位来自中印尼的科学家进行了学术报告,就中印尼合作中关注的科学领域分享最新科学成果,探讨热点科学问题,并展望未来研究合作的新方向。 

线上参会 

现场参会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王凡首先致辞,他总结了近十年来双方取得的合作研究成果,2014年至2021年期间,海洋所与印尼科学院在印太海域联合开展了6次科考活动,尤其在疫情期间双方克服困难,联合航次持续推进,取得了宝贵的科研数据。值此中印尼合作十年之际,他呼吁双方继续加强两个研究机构在多个海洋科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目前,双方正在举办包括专题研讨会、联合科学研究、人员出访、联合航次等在内的一系列合作活动。他希望双方的科学合作及联合航次将提高两个研究机构的科研水平,使印尼国家研究创新署海洋研究中心成为全球海洋研究领域最重要的研究机构之一,海洋所将给予相应的支持并作出贡献。 

  印尼国家研究创新署海洋研究中心所长Udhi Hernawan对参会的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及感谢。他指出,本次研讨会所探讨的均为印尼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领域,如气候变化、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污染等。他希望通过此次及未来的一系列研讨会,双方能共同聚焦现状,发现问题及挑战,并最终寻求解决的方案。 

  与会期间,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于仁成介绍了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对有害藻华的研究及治理。印尼国家研究创新署海洋研究中心Arief Rachman介绍了在不断变化的热带海洋中的浮游生物。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陈楠生阐述了推动海洋生物多样性中心建立的生态和分子机制。印尼国家研究创新署海洋研究中心Augy Syahailatua展望了未来印度尼西亚浮游鱼类的研究。印尼国家研究创新署海洋研究中心M Riza Iskandar总结了印度尼西亚爪哇和巴厘岛10条主要河流漂浮的海洋塑料废弃物的路径和目的地。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徐奎栋系统分析了由跨盆地洋流驱动的生物多样性和群落连通性。印尼Udayana大学海洋科学系Yulianto Suteja介绍了印度尼西亚海洋废弃物的最新状况、机遇及挑战。中科院海洋所副研究员朱高华阐述了基于被动源海底地震资料的地震学研究。 

  此次研讨会为双方专家、学者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促进了双方专家的了解,为下一步合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张祎祎 

  /杨风帆 王铮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