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中韩生态灾害主题研讨会在青岛召开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韩国海洋环境管理公团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召开近海生态灾害主题研讨会。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国际联合实验室联合承办,是基于2014年双方签订的合作谅解备忘录开展的一年一度的第8次双边研讨会,旨在交流两国在近海暴发性生物如水母、赤潮、绿潮、金潮及互花米草等生态灾害研究方面取得的新进展,交换双方在海洋生态与环境管理方面的新信息。
来自韩国海洋环境管理公团、韩国海洋环境研究和信息实验室、韩国尚志大学、韩国先进融合技术研究院、韩国海事法案公司,以及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单位的40余人参加了现场会议。中韩双方人员共做了12个口头报告,深入探讨了中韩两国近海有害生物研究概况,致灾水母的开发利用、生态影响及其防控管理措施,黄海金潮的来源、监测和防控技术,渤黄海赤潮毒素的分布、检测,赤潮的新一代防控技术等,讨论并提出了双方在近海暴发性生物研究领域未来开展合作研究新的可能性,为双方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际合作办公室主任李艳伟、山东省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国际联合实验室负责人于仁成分别致辞,对参会专家表示欢迎,并简要总结了2014年以来中韩双方在海洋暴发性生物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合作进展。9年合作期间,中韩双方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极大增进了双方之间的了解和互信,希望今后中韩科学家在海洋暴发性生物生态灾害的发生、监测和防控等方面继续保持合作交流,为促进中韩双方海洋生态环境与环境科学领域发展做出新贡献。韩国海洋环境管理公团总裁Inseo Hwang博士代表韩方发表致辞,回顾了中韩双方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订和九年来的合作历程,表达了对未来合作的信心和美好愿景。
在口头报告环节,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于仁成研究员、张芳研究员和韩方Jinho Chae教授和Jaeyeon Park教授共同主持了主题报告。于仁成研究员介绍了中国沿海有害藻华的近期研究进展和展望,张光涛研究员介绍了致灾水母开发利用研究新进展,王朋鹏博士介绍了中国近海几种大型水母的摄食选择性及其对生态影响,袁涌铨副研究员介绍了改性黏土治理赤潮新技术的原理及国内外应用概括,赵瑾副研究员介绍了我国黄东海金潮藻遗传组成和种群动态过程,林卓如博士介绍了链状裸甲藻中的麻痹性贝毒在双壳贝类体内的代谢规律及对海洋生物的潜在危害。
韩方研究人员也介绍了各自在水母暴发和有害藻华领域的相应研究进展。Sunwoo Kim介绍了韩国目前面临的有害生物研究和管理情况,Bola Moon主要以水母为例介绍了韩方在有害生物监测和管理方面的措施和经验,Jinho Chae教授从水母研究和管理角度介绍了中韩双方未来可以进一步合作的重要方向,Kanghyun Lee博士、Hyuk Je Lee博士和Jaeyeon Park博士分别以金潮和赤潮为例,介绍了有害藻华的溯源、遗传多样性和对生态系统的有害影响等。
中韩双方就两国暴发性生态灾害的研究与未来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达成共识。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双方将继续围绕暴发性生物的生物生态等基础研究、监测与防控管理等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为联合国“海洋十年”愿景及黄海大海洋生态系的管理提供基础。
会议集体合影
附件下载:
古镇口园区地址:青岛市西海岸新区海军路88号 南海路园区地址:青岛市市南区南海路7号 科考船码头基地: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长江东路8号 |
邮编:266000 邮件:iocas@qdio.ac.cn 电话:0532-82898611 传真:0532-82898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