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赤潮灾害综合防控国际培训班在广西南宁成功举办
12 月 11 日,首届赤潮灾害综合防控国际培训班结业仪式在广西科学院举行,为期10天的赤潮灾害综合防控国际培训活动圆满结束。
培训班结业仪式合影
本次培训班邀请了国际知名海洋有害藻华领域的专家学者担任讲师,课程内容涵盖各国赤潮的发生现状、致灾生物鉴定、预警监测、藻毒素检测、经济影响等多个方面。授课从防控理论、安全评估、实验验证、海上实操等方面系统讲解了改性黏土治理赤潮技术,帮助学员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深化对赤潮灾害与防控的理解。
培训班专家授课
课堂答疑互动
在实验操作环节中,学员们亲自动手操做分析鉴定致灾生物、检验改性黏土的除藻效率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赤潮生物、孢囊检测与鉴定
改性黏土使用实验
改性黏土喷洒模式与除藻效率分析实验
改性黏土对海洋模式生物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观察记录
实操及海上演练课程在防城港北港故里码头沿岸及附近海域开展。课程聚焦赤潮灾害应急响应预案的制定与实施,依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俞志明研究团队的改性黏土治理赤潮的先进技术,通过模拟真实场景,学员们学习掌握了应用改性粘土治理赤潮的基本装备组装、混料、喷枪和无人机喷洒等环节,并运用该材料进行赤潮治理模拟操作,深入理解其作用原理与应用技巧。通过这种方式,有效提升了学员们应对赤潮灾害的实践能力,并对这一创新治理技术有了更深入地掌握。
学员海上实操训练
学员海上实操训练
期间,联合国政府间海委会(GlobalHAB)代表Jorge Mardones研究员及学员代表秘鲁安蒂纳德尔库斯大学助理教授Luis Fernando Pacheco Otalora、马来西亚渔业署主管Norazizah Binti Kemat、自然资源部北海生态中心工程师李笑语分享了培训期间的心得。
参会代表分享心得
本次培训活动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海洋科学领域专家、学者以及研究人员,共同探讨赤潮治理领域前沿科学问题,通过多种授课方式提升学员对赤潮生物的认知与应对赤潮灾害的防控能力,同时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在赤潮灾害防控治理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培训期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与秘鲁海洋研究所、秘鲁UAE大学签署了中国-秘鲁赤潮治理技术深化合作声明。
中国-秘鲁赤潮治理技术深化合作声明签署仪式
主办单位领导代表广西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吕郁彪对学员们顺利完成培训课程表示祝贺。他希望各位学员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吕郁彪发言
培训班指导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俞志明研究员在发言中表示,希望学员们通过本次培训,学习掌握赤潮灾害综合防控的关键技术,并将所学的知识传播出去,应用到赤潮灾害防控治理的实际工作中,共同应对赤潮等全球性挑战。
俞志明发言
本次赤潮国际培训班为全球海洋赤潮灾害防控需求和先进技术成果转化搭建了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促进了相关知识与技术的传播与共享,为全球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赤潮灾害防治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附件下载:
古镇口园区地址:青岛市西海岸新区海军路88号 南海路园区地址:青岛市市南区南海路7号 科考船码头基地: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长江东路8号 |
邮编:266000 邮件:iocas@qdio.ac.cn 电话:0532-82898611 传真:0532-82898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