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粘土技术走进土耳其,中土携手共治有害赤潮

日前,在土耳其伊兹密尔市政府代表团访华之际,伊兹密尔市政府代表团在南京与海洋所赤潮治理团队就未来中土双方共同治理赤潮进行了深入研讨。土耳其伊兹密尔市向海洋所赤潮治理团队就改性粘土治理赤潮技术正式进入土耳其发出邀请,中土双方将联手合作为赤潮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这是继智利、秘鲁、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之后,改性粘土技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的又一里程碑,为国际赤潮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中土双方合影

近年来,土耳其伊兹密尔湾沿岸夏季频繁暴发大规模赤潮。2024年尤为严重,覆盖面积达30k㎡以上,导致大量生物死亡、环境恶化,严重影响沿海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引起了土方的高度重视。

土耳其伊兹密尔湾大规模有害藻华,2024年8月

经过前期调研,伊兹密尔市政厅通过联合国政府间赤潮工作组主席Philipp Hess博士联系到中国科学院海洋所,希望引入改性粘土技术治理该海域赤潮,并围绕环湾污染综合整治开展深入合作。2024年11月,海洋所赤潮治理团队受伊兹密尔市市长Cemil TUGAY博士邀请赴土耳其,考察现场,制定伊兹密尔湾赤潮治理及环境综合整治技术方案。

伊兹密尔市政府对此次合作十分重视。此次访华期间,中土双方就灾害现状、产品特点、现场治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为该技术未来在土耳其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保障。

赤潮又称有害藻华,是一种全球性的海洋生态灾害。近年来,在人类活动和全球变化压力下,其暴发频率和规模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安全。由中国科学院海洋所研发的改性粘土技术是目前在我国沿海唯一大规模应用的赤潮治理技术,2016年以来走出国门,在国际上推广应用,被称为中国制造的“赤潮灭火器”,2019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