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韩灾害生物主题年会在威海举行
近日,中韩2025年度灾害生物主题研讨会在山东威海召开。本次会议是2014年双方签订合作备忘录以来的第10次双边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山东大学联合举办,旨在交流两国在水母、金潮、互花米草等有害生物科学、技术及管理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来自韩国海洋环境管理公团、韩国国立水产科学院、韩国海洋环境研究与信息实验室、西京大学、韩国海洋开发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大学等单位的30余位学者参加会议。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际合作办公室主任李艳伟主持开幕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长沙忠利、韩国海洋环境管理公团海洋环境研究所所长高秉瑟及威海市海洋发展局副局长杨芳分别致辞。沙忠利、高秉瑟共同回顾了中韩双方合作备忘录签订以来的合作历程,充分肯定了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取得的成果,表达了对未来合作的信心和美好愿景。杨芳代表威海市致欢迎辞,并希望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期待双方与威海市在海洋灾害生物防控问题上凝聚共识、探索方案,推动威海相关海洋工作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孙松研究员、张芳研究员和韩方尹锡贤研究员和蔡辰豪教授共同主持主题报告会。7位中方科学家围绕2025年度中国近海海洋生态灾害情况、长江口外海沙海蜇种群规模的趋势预测分析、水母水螅体阶段光降解消杀方法、北黄海常见浮游生物暴发现状与关键种的种群生态学特征等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分享。8位韩方科学家围绕2025年韩国有害生物现状和防控情况、近期韩国沿海海月水母暴发趋势、韩国水母暴发早期防控措施及经验、利用光诱捕方法控制立方水母数量及立方水母摄食行为特征、饵料来源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双方就两国有害生物的研究内容与未来合作形式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达成共识。会议认为,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双方将继续在海洋灾害生物框架下,应聚焦有害海洋生物生态、监测与防控、科学评估与管理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构建高效的区域合作机制,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海洋生态灾害挑战为联合国“海洋十年”愿景及黄海大海洋生态系统的管理提供基础。

附件下载: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1323号 | 古镇口园区地址:青岛市西海岸新区海军路88号 南海路园区地址:青岛市市南区南海路7号 科考船码头基地: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长江东路8号 |
邮编:266000 邮件:iocas@qdio.ac.cn 电话:0532-82898611 传真:0532-828986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