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钟彦先生从事贝类学研究六十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2010年是我国著名贝类学家、贝类学会创始人齐钟彦先生从事贝类学研究六十五周年,为弘扬齐先生的学术精神、师德人品,3月12日,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主办,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承办的齐钟彦先生从事贝类学研究六十五周年座谈会在中科院海洋所召开。
山东省科技厅副厅长李乃胜、青岛市科技局副局长周清、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吕祖利、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原党委书记黄羽庭,中科院海洋所所长孙松、党委书记王启尧、副所长张国范,张福绥、郑守仪、侯保荣院士出席了座谈会。福建省海洋研究所庄启谦研究员,福建省水产研究所陈木研究员,厦门大学柯才焕教授,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尤仲杰院长、汕头大学郑怀平教授应邀出席座谈会。贝类学会驻青岛历届理事、齐钟彦先生同事、家人以及海洋所从事贝类学相关研究的研究生等100余人参加了座谈。
中科院海洋所党委书记王启尧主持会议。中科院海洋所所长孙松首先致欢迎词,李乃胜副厅长、周清副局长、吕祖利副主席、黄羽庭书记分、齐钟彦先生家人分别致辞。中国贝类学会理事长、中科院海洋所副所长张国范回顾了齐钟彦先生从事贝类学研究六十五年来的重要学术成就。
张国范理事长指出,齐钟彦先生65年来勤耕不辍,潜心学术,凭借踏实的工作作风、严谨的治学态度、无私的奉献精神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树立了榜样。张国范理事长希望与会代表共同回顾齐钟彦先生的学术成就、共勉齐钟彦先生的科学精神、继承齐钟彦先生的科学事业,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优良传统和学风,为中国的科学研究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3月12日是齐仲彦先生的90岁华诞,齐先生和夫人合影
1981年齐钟彦发起,与张福绥、刘月英等同志一起在广州成立了贝类学会
}在齐先生的指导关怀下,贝类学会已成为一个研究范围涵盖古贝类和现生贝类、涉及多学科和技术的综合性学术组织,促进了我国贝类学理论和技术以及贝类产业的发展
}至2010年,已召开14次全国贝类学术讨论会,出版13辑“贝类学论文集”
}主办了第九届医学贝类学和应用贝类学国际大会
}将于2011年主办第十八届国家扇贝大会
齐仲彦先生简历
} 河北省蠡县人,1920年3月12日生
} 1939—1945年,北平辅仁大学、中法大学生物系
} 1945—1949年,北平研究院动物研究所
} 1950—1987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1980年,当选博士生导师
? 1992年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 1978年当选为中国动物学会理事,任无脊椎动物组组长
} 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理事
} 中国动物志编委会委员
} 1981-2003年,担任贝类学会理事长;2003年至今,为贝类学会名誉理事长
} 1983年参加世界软体动物学会
主要学术成就
} 协助张玺先生,奠定了我国贝类学的理论基础
} 致力于中国海产软体动物分类学和生态学研究
} 奠定了我国海洋贝类分类学的基础
? 完成了贝类许多科属的的鉴定,基本掌握了我国大陆沿岸的软体动物情况
? 首次将中国大陆沿海的软体动物分为暖温带性质的长江北部的黄、渤海区,亚热带性质的长江口以南的大陆近海和热带性质的海南岛南端台湾南部以及以南的海区
} 和张玺合作完成了我国首部贝类学专著《贝类学纲要》于1961年面世,是我国第一本系统论述贝类动物学的专著,是我国贝类学的奠基之作,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 1953年调查研究了生活于岩石中的海筍科软体动物,发现我国近海共有19种,只能穿凿石灰石,而不能穿凿花岗岩,建设码头时不用石灰石,就可避免这类动物造成的灾害,这一发现为港口建设提供了宝贵资料,为国家节省了大量建设资金
} 摸清了我国各个港口的船蛆种类特征,在全国沿海共发现14个种。通过研究找出了防范措施。为防除船蛆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一成果获得中国科学院二等奖
} 发表重要学术论文50余篇
} 出版专著20部
附件下载:
古镇口园区地址:青岛市西海岸新区海军路88号 南海路园区地址:青岛市市南区南海路7号 科考船码头基地: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长江东路8号 |
邮编:266000 邮件:iocas@qdio.ac.cn 电话:0532-82898611 传真:0532-82898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