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十载谱壮丽篇章 风雨六秩树蓝色丰碑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60周年发展纪实
六十载风雨兼程,六十载奋发有为;六十载披荆斩浪,六十载春华秋实。
在这日新月异的六十年中,一代又一代海洋所人艰苦奋斗,改革创新,将海洋科研事业的春天迎进中华大地。在探索发展的过程中,脚踏实地的海洋所人挥斥方遒,取得了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2010年8月1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将迎来60周年华诞,抚今追昔,意在登高望远;知往鉴今,志在开拓未来。作为新中国成立最早的海洋科研机构之一,海洋研究所见证了新中国海洋科研事业的起步、创新与发展。回首60年的发展历程,海洋研究所迈出的每个步伐,无不踩着时代的旋律,打上时代的烙印。
海洋所人牢记“耕海探洋、唯实求真”的所训,秉承“博学创新、厚德致远”的所风,以“科技报国、创新为民”为核心价值,攀登一座又一座海洋科学高峰,谱写了一个又一个壮丽篇章。
艰苦奋斗,从零开始引领我国海洋科研事业蓬勃发展
1949年10月26日,在新中国刚刚诞生,中国科学院即将成立之际,童第周、曾呈奎等学者针对我国海洋科学研究现状,从国家对未来海洋科技的需求出发,联名致函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陶孟和与竺可桢,建议在青岛建立海洋研究所。
1950年2月3日,中国科学院研究计划局在北京召开动生物学研究机构调整座谈会后,成立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上海),并在青岛设立海洋生物研究室,从开展海洋生物学研究着手,逐步扩展到海洋科学的全部领域,然后再建立多学科、综合性的海洋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组建正式列入了中国科学院的议事日程。
1950年8月1日,这是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历史将永远铭记。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前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在青岛莱阳路28号正式成立。童第周任室主任,曾呈奎、张玺为副主任。
1954年1月1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室。
1957年8月22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室扩建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
1959年1月1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正式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下设海洋实验动物、海洋植物、海洋无脊椎动物、海洋脊椎动物、海洋物理和海洋地质等6个实验室,1960年5月22日又组建成立海洋化学研究室。至此,新中国第一个综合性海洋研究机构终于全面发展形成。
打开海洋研究所60年发展的历史画卷,浓厚文化积淀的芳香扑面而来。
童第周、曾呈奎、张玺、孙自平、毛汉礼、秦蕴珊、刘瑞玉、张福绥、郑守仪、胡敦欣、侯保荣、穆穆……一个个厚重而闪光的名字,记载着中国海洋科学研究的丰硕历史,光耀着当代海洋研究的辉煌现在,也启迪着中国海洋探索的美好未来。
和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海洋研究所面向国家和社会需求,面向国际海洋科学前沿,怀着对科学的热爱和对蔚蓝的崇敬,承载着发展我国海洋科学事业的神圣使命,迈出了中国海洋科研事业从零开始的第一步,步伐稳健、开拓进取,一步步走向辉煌。
优化学科布局、凝练科学目标逐步发展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海洋科学研究机构
经过了60年的创新发展,今天的海洋研究所已成为从事海洋科学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发的综合性海洋科研机构,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海洋科学研究机构。
60年来,海洋研究所开展了许多开创性和奠基性的工作,取得了一大批基础性、原始性的研究成果,培育和造就了许多在海洋科学界具有重要影响的科学家,显示出了非凡的科研实力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
2008年,海洋研究所顺利通过了中国科学院“2+3”评估,成为全院33个A类研究所之一。
构建了“5-3-2”网格化科研体系,极大提升了科技创新能力。海洋研究所目前拥有实验海洋生物学、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海洋环流与波动、海洋地质与环境4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和海洋生物分类与系统演化实验室;海洋生物技术工程、海洋环境工程、海洋腐蚀与防护3个研究发展中心;胶州湾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研究站和我国规模最大、亚洲馆藏量最丰富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标本馆。
另外,通过设立非物理建制的海洋油气研究中心和海洋微生物研究中心,形成了学科交叉的综合研究单元,并建有一支技术实力雄厚的科学考察船队,拥有“科学一号”、“科学三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和“创新号”近海科学考察船。
研究所图书馆馆藏图书15.6万册,中外期刊1000余种,与46个国家和地区的270多个机构交换原版书刊300多种。编辑出版的学术期刊有《海洋与湖沼》、《海洋科学集刊》、《中国海洋湖沼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海洋科学》。其中,《中国海洋湖沼学报》被SCI-E收录。
研究所还挂靠有国家一级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
创新集成 成果丰硕
海洋研究所面向国家需求和国际海洋科学前沿,重点在蓝色(海洋)农业优质、高效、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关键技术,海洋环境与生态系统动力过程,海洋环流与浅海动力过程,以及大陆边缘地质演化与资源环境效应等领域开展了许多开创性和奠基性工作,取得了900余项科研成果,其中获国家一等奖6项,国家二等奖16项,全国科学大会奖14项,国际奖 16项,山东省最高科技奖3项,中国科学院和省部(委)重大成果奖、科技奖一等奖126项,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60年来,海洋研究所科研人员以首席科学家身份主持“973”计划项目6项,承担课题32个;承担“863”计划课题85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4项;1999年以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0项,项目数量和经费额度始终居于全国涉海科研院所前列。
研究所共发表论文83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2000余篇),出版专著189部,论文数量、质量均处全国涉海机构领先水平。其中,2009年发表在JCR-TOP15%期刊的高端文章比例达23%。“2008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海洋研究所在全国表现不俗的论文研究机构中排名第19位,在国内论文数较多的研究机构中排名第20位,在各学科SCI论文较多机构中(地学)排名第11位、(农学)排名第7位,均在全国海洋研究机构中位居第一。
共获国际发明专利授权7件,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83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24件、外观设计专利42件。
“三次浪潮”席卷全国,第一次全国海洋调查填补空白,创新十载成绩斐然
伴随着新中国成长的脚步,中国的海水养殖产业从零开始,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其中,最关键的是中国海水养殖的三次产业浪潮。海洋研究所以曾呈奎院士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在海带、对虾、扇贝养殖方面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开创和引领了“三次浪潮”的兴起和发展,是我国海洋科技自主创新的丰硕成果,是科学技术惠及人民群众的光辉典范。
第一次浪潮是上世纪60年代以来,以海带养殖为代表的海洋藻类养殖浪潮。20世纪50年代,以海洋研究所曾呈奎院士等为代表的山东海洋科技工作者对来自日本海等冷水海域的天然海带苗进行了人工移植的科学研究。首先创造了海带夏苗培育法,大幅度提高了海带产量;发明了筏式养殖技术、“陶罐施肥”技术,推动了海带人工养殖在山东全面兴起;50年代后期解决了海带南移的关键技术,使我国海带的总产量大幅度提升,迅速成为世界第一,并创建了藻类产业化工程体系,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现在,全世界80%的海带产自中国。曾呈奎院士主持完成的“海藻养殖学原理研究”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第二次浪潮是80年代以来,以对虾养殖为代表的海洋虾类养殖浪潮。20世纪50年代开始,以海洋研究所刘瑞玉院士为代表的海洋科技工作者开展了大量关于对虾的调查研究工作。60年代末,培植出人工亲虾,育苗获得成功。80年代初,在众多科研单位的共同努力下,突破了对虾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并在全国沿海及时推广,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长期主要依靠捕捞天然虾苗养殖的局面,为对虾养殖产业化奠定了基础。90年代初,成功引进了南美白对虾等新品种,伴随着养殖技术体系的创建,使我国对虾养殖产量跃居世界首位。
第三次浪潮是90年代以来,以扇贝养殖为代表的海洋贝类养殖浪潮。1982年,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张福绥院士首次从美国大西洋沿岸引进海湾扇贝,并系统研究解决了在中国海域养殖海湾扇贝的一些生物学与生态学问题,突破了产业化生产的一整套工厂化育苗与养成关键技术,在我国北方海域形成了一个海湾扇贝养殖的新产业,掀起了我国海水养殖业的第三次浪潮。“海湾扇贝工厂化育苗及养殖技术”研究成果获199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到目前为止,贝类养殖仍是我国海水养殖业的主要品种。我国贝类养殖产量居世界第一。
1958年9月15日,在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海洋组的全面规划和领导下,以海洋研究所为骨干力量的中国第一次大规模全国海洋综合调查在“金星”号的汽笛长鸣中全面展开,至1960年12月结束。
全国海洋综合调查先后在渤黄海区、东海区和南海区进行了综合调查;1959年12月又开始和越南民主共和国合作进行了北部湾海洋综合调查。通过调查,取得了系统全面的我国基础性综合海洋资料,掌握了我国近海洋水文、化学、地质和生物等海洋要素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规律,编写了《海洋调查暂行规范》、出版了《全国海洋综合报告》、《全国海洋综合调查资料》和《全国海洋综合调查图集》,改变了我国缺乏基础海洋资料的被动局面,培养锻炼了一支海洋科技队伍,为我国海洋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为主完成的调查报告有:调查方法和仪器;中国近海温、盐、密度的跃层现象;中国近海的海流系统;中国近海海水中溶解氧、磷酸盐、硅酸盐和酸碱度的分布;中国近海海底地形及海底沉积物的分布;中国近海浮游生物的数量分布与变化;中国近海底栖生物的数量分布与变化;南海22种仔、稚鱼的研究等。
毛汉礼、秦蕴珊、顾宏堪、刘瑞玉等人主要参与编写的《全国海洋综合调查资料汇编及图集》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2001年,海洋研究所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10年来,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海洋科学前沿,进一步明确战略定位,不断加强原始创新和技术集成,凝练创新目标,取得了可喜的创新成果。
知识创新三期以来,海洋研究所面向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海洋环境安全保障两大学科领域,完成了围绕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近海环境安全和深海大洋能力拓展三大板块的科技战略布局,形成3个所级跨学科交叉团队,对20个科技创新优秀团队给予重点支持,积极推动海洋科学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海洋高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推广,取得了近海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等重大研究成果,拓展了深远海探测与基础研究能力,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进一步确定了引领我国海洋科学领域发展的地位、提升了国际影响力。
创新三期的5年中,海洋研究所主持“973”项目3项、课题19个,“863”项目29项;国家及行业专项3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5项,其中重点基金9项、杰出青年基金2项、重大项目1项、创新群体1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1项,在数量和经费总量上历年居涉海科研单位首位;累计争取经费达10.4亿元。
在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东亚大陆边缘海洋地质过程,海洋动力过程及其气候、环境和军事效应研究,海洋生态环境演变规律研究和海洋高新技术研发等重点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技成果,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以人为本,汇德聚才 扎实推进人才系统工程
科技创新,人才为本。科技人才既是科学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又是科学知识与技能的载体。海洋研究所在不断作出重大创新贡献的同时,努力把科技创新与人才引进、培养紧密结合,科学规划人才队伍建设,扎实推进人才系统工程,为我国培养造就了大批海洋科技领衔人才。
知识创新工程以来,海洋研究所围绕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提出的人才队伍建设目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坚持以人为本、重在使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立足培养,坚持引进人才和引进智力并举,坚持分类支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实现了人才队伍的不断动态优化,促进各类人才各展所长,为研究所的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科技竞争力明显增强。
目前,海洋研究所有在职职工近600人,离退休人员660人,在读研究生近500人,在站博士后47人。其中,拥有两院院士7人,是国内拥有两院院士最多的海洋研究机构;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海外青年基金3项,国家、农业部和科学院突出贡献专家5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3人次,9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我国典型海域生态系统演变过程与机制”研究团队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项目入选中国科学院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蓝色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团队”获得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
通过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创造人才选拔任用的公平环境,在创新实践中不拘一格发现人才,使用人才,海洋研究所依托国家、科学院等各类人才项目,着力开展领衔人才的引进,重点加大了对35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支持力度,建立了若干支持培养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实施了“重点稳定1/3、重点支持1/3、重点考核1/3”的人才和研究团队管理模式,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和更新,保持人才队伍活力。
同时,每年开展的管理人员培训月活动,通过新颖的形式为管理人员搭建学习、交流平台,丰富了管理人员理论知识、开阔创新思路,研究所整体管理水平得到了切实提高。
多年的积累,海洋研究所现已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善于创新、勇于拼搏的科研和管理队伍,成为我国海洋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肩负起我国海洋科技进步和海洋经济发展的神圣使命。
博学笃志 格物明德桃李芬芳满天下
作为一所综合性海洋科研机构,海洋研究所在为我国海洋科学事业作出贡献的同时,也承担着为我国培养、输送海洋科学高层次人才的重任。
耕海探洋、唯实求真。半个多世纪以来,一批又一批的莘莘学子,怀揣着梦想踏入海洋科学的殿堂;一届又一届毕业生学有所成,带着理想从海洋研究所扬帆起航。他们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地球的两极八方,为人类的海洋科学事业努力奋斗着。
1955年8月,国务院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暂行条例》,标志着中国科学院正式建立了研究生培养制度,同时也拉开了海洋研究所招收研究生的序幕。
1956年,海洋研究所招收我国第一批海洋生物学3名副博士研究生,导师为时任海洋所副所长的张玺教授。
1960~1965年,海洋研究所先后招收了海洋生物学、物理海洋学两个专业的研究生共16名。
1966~1976年,由于“文化大革命”,海洋研究所的研究生培养工作被迫中断。
1979年,招收了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后的首批学制为3年的硕士研究生。
198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海洋研究所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有权授予的学科包括海洋生物、物理海洋、海洋化学、海洋地质。
1982年,招收首批博士生。
1987年,中科院批准海洋所开展中外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1988年4月,设立了我国第一个海洋科学博士后流动站,同时也是山东省第一个博士后流动站。
1996年,海洋研究所新增环境海洋学、水产养殖、渔业资源等学科招生专业,并且开始实行硕博连读制度。
1998年,中国科学院开始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海洋研究所被批准成为“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单位”,研究生教育迎来了新的契机,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今天的海洋研究所作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我国海洋科学研究机构中唯一的海洋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已发展成为拥有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专业硕士点3个,以及海洋科学博士后流动站,具有博士生导师自主审定权的国内一流海洋科学研究生培养单位。
自1956年以来,海洋研究所共招收研究生1850余人,其中,博士生850余人,硕士生1000余人,培养博士后科研人员133人,名列全国海洋科研机构之首。截至2010年,全所共有博士生导师118人,在读博士研究生212人,硕士研究生284人,在站博士后47人。
在厚重的历史沉淀中秉承优良传统,在新时期的创新发展中锐意进取。
海洋研究所坚持严格把关、紧抓培养质量,科研、教育紧密结合,注重开展德育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源源不断地为我国海洋科学事业注入新的血液,这些从海洋研究所走出的优秀人才如今正在我国科研、教育、工程技术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已成为科研院所、高校的学术带头人,承担着国家重大科研课题任务;或者成为各行业的骨干精英,为国家经济建设贡献着力量。
昨日桃李芳菲去,今日馨香报母恩。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今的桃李天下是对海洋研究所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最好肯定。
加强海洋能力建设构建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体系
海洋能力建设是海洋科学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明确强调要加强海洋能力建设。
60年来,海洋研究所着力加强海洋能力建设,构建了拥有多艘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中国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中科院海洋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中科院高性能计算环境青岛分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等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体系。
1956年中国科学院为参加国际合作考察,以配合苏联海洋调查船“勇士”号来华共同进行我国北部海域的海洋调查,选择了上海海运局的一条民字号拖轮“生产三号”(原美国的一条沿岸守卫船)进行改造。1957年4月20日,该船改名为“金星号”,成为我国第一艘海洋科学考察船,并首次进行了渤海及北黄海西部海洋综合调查。1980年10月,船龄62年的“金星号”光荣退役。
1974年1月,由上海求新造船厂建造的“金星二号”轮下水,2009年1月退役。
1981年1月,由上海沪东造船厂建造的“科学一号”轮下水服役,至今已满30周年,在我国海洋科考事业中屡立功勋。
2006年7月,由中船重工七○一所设计、武昌造船厂建造的 “科学三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下水,该船的设计布局、设备配置和船舶性能代表了国内科学考察船的最高水平,是我国目前海洋科学考察主力船之一。
实验号、银鱼、海鹰、中科采一、海鹏、科交一号、科交二号、科学二号……
60年间,先后有22艘海洋科学考察船在海洋研究所服役,为我国海洋科考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2009年12月29日,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项目建造合同签字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标志着该项目进入全面建设阶段,预计2012年将建造完成投入使用。
建造中的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具备进行高精度长周期的动力环境、地质环境、生态环境等综合海洋环境观测、探测以及保真取样和现场分析的能力。项目建成后将为我国海洋科学基础研究和海洋高技术研发,特别是深海和大洋的研究提供先进的海上移动实验室和试验平台。在未来10~20年内,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将作为我国远洋科学考察的主力船之一,为实现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和推进全球性海洋科学合作计划提供重要的支撑平台。
中国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黄东海海洋观测研究站,是中科院创新三期工程野外台站建设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建设进展顺利。目前,已经完成了黄海和东海8套海洋观测研究浮标系统的布放,并安全稳定在位运行;中国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陆基支撑系统建设完成,开始进行实时观测数据接收、显示和存储。项目建成后结合中国近海海洋科学考察开放航次的断面观测,共同构建成点、线、面结合,空间、水面、水体、海底一体化,多要素同步测量、兼有全面调查与专项研究功能的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为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经济发展提供连续、长期、稳定的观测数据和数据产品。
资源海洋基地岸基实验平台项目于2007年获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2009年动工建设,拟于2010年峻工并投入使用。该项目作为中科院科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海洋综合观测系统岸基实验平台综合楼项目和海洋资源信息综合楼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提升研究所科研基础设施能力。
2008年8月6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正式成立。该中心由海洋研究所牵头,联合南海所、广州地化所和声学所共同建设,旨在提高我院海洋科学研究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研究水平。区域中心将在开放航次、平台监测、大型仪器设备、数据、样品和技术六个方面进行开放共享,建设目标是成为海洋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支撑我国海洋基础与应用研究和高技术研发的重要推动器。
2009年12月28日,中国科学院高性能计算环境青岛分中心建设工作全面完成。该中心是中国科学院高性能计算环境三层计算网格的中间层,采用集群结构,拥有72个计算节点,1152个计算核心,每个核心配置3GB以上内存,峰值计算能力10万亿次,并且拥有100TB存储能力,可以为海洋科学研究高性能计算需求提供有力保障。
积极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提升我国海洋科学研究国际影响力
道引五洲学理,辐辏四海衣冠。建所以来,海洋研究所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俄罗斯、挪威、日本、韩国等 20 多个国家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与多个世界著名海洋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有53人次在重要国际学术组织中任职,为提升我国海洋科学研究国际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3年,中科院海洋所承办的“第十一届国际藻类学大会”成功召开,33个国家的400余位国外专家、150位中国专家参加了会议,首次将世界的目光吸引到了中国,展示了我国蓬勃发展的海洋科学研究事业。
60年来,海洋研究所主持召开涉及海洋科学各领域的大中型国际学术会议50余次,来自世界约50个国家的3000人次的科学家参加了会议。包括:1993年,“第五届国际自然和人为灾害大会”;1994年,“第五届国际藻类学术大会等在中国召开”;1999年,“第四届亚洲海洋地质大会”;2003年,“第五届亚太地区应用藻类学研讨会”;2006年,“第九届医学贝类学和应用贝类学国际大会”;2007年,“全球海洋联合观测组织第八次会议”、“第21届国际科学考察船运作协调会议(IOSM)”; 2010年,“第七届国际甲壳动物学大会(ICC7)”……
海洋研究所还先后同美国、俄罗斯(含苏联)、日本、韩国、意大利、英国、德国等20多个国家的著名海洋科研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交流合作。例如:与美国华盛顿大学进行的美国海湾扇贝合作研究及引进项目、中日东海物质通量合作和海底地壳热流合作、中美南黄海环流与沉积学合作、国际TOGA-COARE联合实验研究、中德海南岛海洋生物联合调查和赤潮合作、中意海洋工程新技术新方法合作、中俄不饱和脂肪酸的提取和利用合作,以及中韩黄海海洋学合作等,对于了解国际海洋科学前沿、掌握国际海洋科学研究动态、提升研究所科研水平和我国海洋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
进入知识创新工程以来,海洋研究所致力于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国际合作,不断提升国际合作层次,积极发掘多种途径加强国际合作的效果和力度,与世界一流海洋研究机构平等交流、共商发展、规划世界海洋领域未来发展。
2003年,海洋研究所加入“全球海洋联合观测组织(POGO)”;2004年,倡导并成立了“国际海洋生物普查计划中国委员会”;2010年,海洋研究所发起的我国首个海洋领域大规模国际合作调查研究计划(NPOCE)正式获“气候变化与可预报性”国际科学组织(CLIVAR)批准;国际科学考察船管理联盟(ISOM)的中国唯一正式成员;作为发展中国家和远东地区唯一代表参加全球海洋观测框架计划工作组,对未来10年海洋观测发展框架进行综合、整理和设计等。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提供科技支撑保障
自成立以来,海洋研究所始终面向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面向国际海洋科学前沿,在海带、对虾、扇贝养殖方面作出的原创性贡献,推动了我国海水养殖三次浪潮的兴起和发展。
2001年,进入中国科学院二期创新工程试点后,海洋研究所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院地合作工作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需求,不断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为海洋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源头创新,进一步提高了研究所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促进了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技术产业化,有力推动了区域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创新三期以来,海洋研究所按照新时期要求及时实施战略调整,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和全局统筹,确定了“立足山东、两翼并举,瞄准需求、注重实效”的院地合作基本思路,建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域负责人”的组织体系。瞄准山东黄河三角洲以及半岛蓝色经济区、天津滨海新区建设、长三角和江苏沿海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在北方以青岛为中心,辐射大连、天津等地,在南方以南通为中心,辐射舟山、连云港和盐城等地,独具海洋特色成果转移、转化新模式初步形成,服务地方经济能力得到增强,社会经济效益显著,研究所院地合作工作再上新台阶。
着眼全局,主动服务。海洋研究所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抓手,以研发团队为核心,加强平台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切实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新型生态农药“农乐一号”在贵州、西藏、新疆等地116个贫困县实施;“海昆肾喜胶囊”获两个国家二类新药证书;海带新种质“中科1号”的选育和养殖通过鉴定;引进并推广的凡纳滨对虾在虾类养殖产业中占70%以上;培育出“中科红”海湾扇贝新品种;我国第一个通过审定的海水贝类养殖国家级新品种 “大连1号”杂交鲍;新品种“龙须菜981”在我国山东、福建、广东等地的推广面积已达数十万亩;海藻多糖植物空心胶囊实现技术转让并建成年产20亿粒生产线;海洋生态与环境监测、保护及防腐蚀领域广泛应用到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胜利油田、大庆油田、青岛海湾大桥等各种海洋工程设施领域。
2008年,海洋研究所与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海洋生态养殖联合实验室”,并合作共建中国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黄海海洋观测研究站;同年与天津市滨海新区管理委员会和塘沽区人民政府共建“天津海洋技术研究院”建设工作启动。2009年,与山东东方海洋公司联合成立“海珍品良种选育与生态养殖实验室”。2010年,中国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荣成楮岛海洋观测研究站正式启用。响应国家江苏沿海发展规划战略,与南通市政府合作共建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南通),以及与浙江舟山市政府联合共建研发中心和野外台站的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
发挥科研优势,为国家和地方解决科技难题。2005年9月,作为独家治理单位全面完成了“十运会”水上项目比赛场地和“首届中国绿化博览会”举办地玄武湖藻华治理工作,确保“十运会”和“绿博会”的成功举办。2007年5月,在太湖进行大规模暴发蓝藻的治理,保证了无锡饮用水安全,得到了无锡市委、市政府的肯定。2008年6月,青岛海域大规模暴发绿潮,海洋研究所在浒苔治理应急治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确保了奥帆赛和残奥帆赛的成功举办,得到各级领导和政府的表彰肯定。
推动海洋科技进步,促进海洋产业发展是新时期海洋研究所肩负的重要使命,充分发挥海洋科研国家队作用,不断为我国海洋科技和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作出贡献。
战略研究引领科技创新 建设“四个一流”研究所
海洋研究所面向未来海洋科学发展趋势,从全球化的人才、创新资源竞争合作的态势出发,坚持创新思想、更新观念,建立了战略研究长效机制,定期开展战略研讨,深入分析研究所改革、创新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前瞻布局、科学规划学科布局和科学目标。
结合国家提出的“由近海走向大洋、由浅海走向深海”的海洋战略,海洋研究所发挥学科综合优势,通过战略研讨确定重点研究方向、凝练科学目标,为“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作好部署和准备。
面向“创新2020”,在我国近海资源与环境已有优势的基础上,重点拓展深海和大洋的探测能力,进一步完善“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近海环境安全、深海大洋能力拓展”三大领域的战略布局,深化中国近海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研究,认知深海大洋环境演变与生命过程,创新集成关键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强化技术支撑能力的建设,着力提升全所的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发起并积极参与大型国际研究计划,完善院地合作整体布局,集中力量解决一批海洋领域重大科技问题,实施研究成果的高效转移转化,引领我国海洋科学发展。
中国科学院组织、海洋研究所牵头编写的《中国科学院至2050年海洋科技领域发展路线图》的战略研究,深入思考制约我国海洋科技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前瞻布局我国海洋科学关键研究领域,探究海洋科学与技术之间、海洋科技与经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为我国海洋科技未来发展引领航向。
2008年5月15日和2009年7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一行两度到海洋研究所调研。2008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路甬祥,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李学勇,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等领导陪同下,到海洋研究所视察,对海洋研究所的发展现状,在科研队伍建设、体制创新、能力建设、成果产出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路甬祥作出重要指示:海洋所领导班子团结合作,研究所发展状态良好。要进一步充分认识海洋科学发展的前沿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对海洋科学技术的战略需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尤其要结合重大创新目标,提升技术保障水平……在新的发展阶段,一定要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危机感和紧迫感,锐意改革、创新,服务国家人民。努力将海洋所建设成具有一流成果、一流管理、一流环境、一流人才的海洋科学技术研究机构,始终发挥先导与示范作用,骨干与引领作用,在国际上也形成自身优势与特色,成为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海洋研究所。
创新跨越 再创辉煌
2010年8月1日是海洋研究所成立60周年,回首往昔峥嵘岁月,海洋研究所的发展与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战略密切相关,是我国海洋科学研究从起步、成长壮大,乃至在当今世界海洋科学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发展历程的缩影。
大风起兮云飞扬,千帆竞过浪潮涌。在新世纪、新形势下,我国的海洋事业面临重大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海洋研究所已经准备好。
机遇惟智者才能牢牢把握,挑战唯勇者才能一往无前。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海洋所人奋勇拼搏、开拓创新,以丰硕的成果和骄人的业绩回馈社会,用海一般的胸怀和力量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以更加铿锵的足音迈向愈加辉煌的征程,以更加澎湃的激情抒写愈加绚丽的华章!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承载着60年的辉煌与骄傲,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从容稳健,乘风破浪,引领中国海洋科技事业驶向前方!
附件下载:
古镇口园区地址:青岛市西海岸新区海军路88号 南海路园区地址:青岛市市南区南海路7号 科考船码头基地: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长江东路8号 |
邮编:266000 邮件:iocas@qdio.ac.cn 电话:0532-82898611 传真:0532-82898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