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轮2103航次举办“迎建党百年科学大讲堂”活动

 为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及中国科协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正在南海执行2103航次科考任务的“科学”轮发起“迎建党百年科学大讲堂”系列活动。 

  610日,“科学大讲堂”正式开讲。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荆红梅介绍了国际先进的深海利器—“深海勇士”号载人深潜器,通过我国南海多个海区微生物群落和功能的对比分析,揭示了南海冷泉独特的地化循环过程。中科院海洋所高级工程师周文早介绍了“发现”号无人缆控潜器(ROV)及其科学应用,操作人员可控制超高精度的机械臂在千米海底进行各种精准的原位操作,实现了科学家“把实验室搬到海底”的梦想。在ROV拍摄的超高清视频中,海山、冷泉和热液生态系统生机盎然,小飞象、珊瑚、海绵等生物活灵活现,大家叹为观止的同时不禁感慨深海探测技术的飞速发展。 

荆红梅、周文早作报告

   “科学大讲堂”第二场报告中,航次首席科学家王敏晓基于中科院海洋所“科学”号综合探测平台,从高效、精准、保真、原位四个层面与大家一同探讨了如何充分利用大科学装置推动深海科学研究发展,并就深海生物的共生体系互作机制、极端环境响应和冷泉微生物群落的生态功能等科学问题与各单位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桂林理工大学教授李学森介绍了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的发展历程,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样品的标准化处理、多学科协作、数据共享以及科学家的责任感等话题,引发科考队员共鸣,并对部分作业实施方案进行了研讨和优化。 

王敏晓、李学森作报告

  “科学大讲堂”系列活动令全体科考队员感触颇深。作为海洋科技工作者,能在“科学”号这样先进的深远海综合科考船上开展科研工作,无疑是幸福和幸运的。大家不但能享受到多学科融合和高技术平台带来的效率与便利,更深刻感受到国家对海洋科技的重视和祖国科技的飞速发展。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要不忘科学报国初心,牢记海洋强国使命,全力投身创新实践,勇攀科技发展高峰,为建设海洋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海宁   /王昊 


附件下载: